中小學生防溺水啟示
防溺水安全教育
“安全”是我們永恒的主題,安全工作需要我們時時抓、事事抓、長期抓,永不放松!
5月3日,在山東菏澤七里河,1名17歲少年溺水。救援人員將溺水少年打撈出水時,已無生命跡象。
5月3日,湖北十堰3名男孩結伴外出游泳。突然,1名男童從水面上消失了......附近村民聽到呼救聲下水搜救,最終在不遠處的小河深潭中,將小男孩撈起,不幸的是,孩子已經溺亡。
5月3日,廣西全州龍水鎮3名小孩在水庫不幸溺亡。據當地政府初步調查,5歲男孩在水庫洗澡時溺水,其哥哥、堂姐前去營救,3人不幸溺亡。
5月2日,四川達州市大竹縣廟壩鎮2名初一學生溺水身亡。

4月18日,廣西南寧4名中小學生,在一魚塘附近玩耍時不慎落水,其中3人不幸溺亡。
4月17日,江西贛州南康一村莊,6名孩子在河邊玩耍,其中2人不慎落水,1人自己掙扎上了岸,另1人(初二學生)不幸被沖走。
4月20日下午2點左右,江西南昌縣1名3歲女童失足墜落水渠,不幸溺亡。
2020年5月3日15時許,永城市9名青少年結伴玩耍,路過蔣口鎮紅旗閘水渠時,拖鞋被踢入水中,在撈取拖鞋時不慎掉入河中,同行兩名少年進行施救,也不幸落入水中。事發后,蔣口鎮黨委政府,轄區派出所以及水上義務救援隊及時趕赴現場開展救援工作,市委、市政府帶班領導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指揮救援。5月3日晚20時許,打撈出一名13歲少年,已無生命體征。5月4日凌晨1時許,相繼打撈出另外兩名落水少年,無生命體征。
只要有水
就有溺水的風險
野泳風險尤其大
要搶救溺水者,首先就是正確辨識什么是溺水?很多人對于溺水的表征都是從影視劇中獲得的。也就是手舞足蹈、大叫救命。
其實,這是嚴重的誤導!更多的時候,溺水是悄無聲息地發生的:
如果我們不能正確辨認溺水的表現,上面幾個溺水兒童就只能是在大家的疏忽中流逝生命。
其次就是讓全社會學會正確的溺水急救。我們看到過太多溺水現場的錯誤急救方法,這些錯誤的方法不僅普通大眾根深蒂固,就是部分專業救援人員也有這種錯誤的操作,使得原本有可能挽救的生命眼睜睜逝去。
我們幾乎每個人都在網絡上、甚至在現實中都見過這種溺水急救。然而,它是錯誤的!甚至活著的人都可能因此誤吸、窒息而死!下面這個視頻合集,是多個溺水急救現場的錯誤做法:
可能有人回問:為什么不能控水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溺水者胃里不管喝了多少水,都不會導致窒息。而肺里是不會嗆進去多少水的,因為人在嗆水時,氣道會反射性痙攣,導致關閉氣道。即便進去一點水,也不可能控得出來!
這些都是錯誤的
不要迷信“專家”!

而且,在倒掛控水的過程中,溺水者胃內容物會流出,反而阻塞了氣道,就是本來有呼吸的,都可能被窒息了!
對于清醒或者昏迷,但有呼吸的患者,控水沒有任何意義,直接撥打120求救。在此期間千萬別坐等,保暖加側臥位才是正解。側臥的目的是防止嘔吐物堵塞呼吸道。
根據溺水者被救上岸后的狀態,采取相應急救措施。非專業醫務人員,只判斷有無呼吸、不評估脈搏。清醒,有呼吸:呼叫120,陪伴,保暖,等待救援人員或送醫院觀察。呼叫無反應,但仍有呼吸:呼叫120,清理口鼻異物,穩定側臥位,防止誤吸,等待120。
無反應,無呼吸:即刻MAT清理口鼻異物,并按照A-B-C的順序,即:開放氣道(A)、人工呼吸(B)、胸外按壓(C)進行心肺復蘇。如果附近有AED,立即介入AED除顫。并持續心肺復蘇,直至患者恢復自主呼吸、或急救人員到達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