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筆記
在這短暫的一個假期里,我讀到了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一個假期里,我感覺收獲頗豐。以下就是我這一假期來讀書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但是我們卻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就應如何讀書?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十分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我。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凈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我。同時我們也應拋棄古時舊的求知理念,什么"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為了使讀書到達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于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寫讀書筆記和讀后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能夠幫忙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于日后比較、綜合、分析。如果所讀的書是自我的書,我還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我看法、疑問、評論等,或做一些記號。它會加強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作文時如果要參考、模仿渡過的文章,有沒有做過評注的,效果大不一樣。
常聽學生家長說“我家的孩子只聽老師的,老師的話簡直比圣旨還靈,回到家里就誰的話都不聽了?!痹谘凶x中,我想到了學生的向師性,這是一種純潔的完美的心理品質,我們當教師的要好好地利用和開發。在教學中,我有意或無意中出了這個那個錯,學生都會及時地為我指出,這樣不僅僅師生之間的關系逐漸融洽,班級氣氛也極為活躍。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里,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里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叵朊恳淮螌W生在向我表達著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情緒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說,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獲,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
更深的體會是教師的成功,來自學生要當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就認識教師是什么?要教好自我的學生,首先務必認識學生是什么?答案是顯然的:教師是人,學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實這不只是學生就應學會的`,更就應是我們教師要學會的!從眾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們不難發現,做人貴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會善。我的這種感受是在學習過程中的積累,一向以來,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經驗為借鑒,堅持以“認真負責”處世,以“嚴于律己,寬于待人”為原則,我覺得,作為一位教師,首先務必做到:
一、說到做到,從不失信;
二、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三、尊重學生,一視同仁;
四、講求效率,仔細認真;
五、嚴于律己,寬于待人;
六、精讀細講,教學相長。
話又說回來,常言道: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應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我以為,教師不僅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后知困,學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學習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學習中最大的樂趣。學習型社會為全體社會成員帶給了充裕的學習資源。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猶如一個人走進了自助餐廳,你想吃什么,完全請便。個體完全能夠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取和決定學習什么、怎樣學習、學習的進度等等。
簡言之,同時結合自我的教育教學實際,我覺得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難”。只要我們不斷的加強理論學習,不斷積累經驗,長期地持續一顆好奇心,想一想這天學生又將演出一幕怎樣的好戲?我這天又將看到孩子們的什么新花樣?我自我又該為他們做些什么事?處處為孩子們著想,在為學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時,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我很慶幸自我是一名教師,我也期望與我的同仁共勉:在讀書中自我提高,走近學生,我們都將是人生舞臺中最重要的主角!
最愛人間煙火氣兒
——讀汪曾祺先生作品有感
之前看到一句話: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有時想想說的還挺是那么回事兒的。但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為什么非得跟自己較勁呢?可以選擇積極快樂的生活,用得著郁郁寡歡、垂頭喪氣嗎?相信你讀了汪曾祺先生的充滿人間煙火氣兒的作品以后,你也會更堅定自己的想法,我們不僅要愛生活,更要會生活。汪先生生活在新中國起步的年代,假如他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他的粉絲一定數不勝數。因為他曬了很多吃的,玩的,更有很多屬于自己的回憶?! ?/span>
一、 曬吃的
一食一飯,一草一木,皆是生活。汪曾祺的文字平淡質樸,就猶如生活小記。人們稱汪曾祺是“中國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在我看來,他是中國最后一位“吃貨”士大夫。比如汪曾祺的這段文字:高郵咸蛋的特點是質細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別處的發干、發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為別處所不及。鴨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說,帶殼切開,是一種,那是席間待客的辦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曜宇^一扎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這段文字選自《端午的鴨蛋》,每每一讀都暗暗咽唾沫,每次學校吃咸鴨蛋,心里就想,我們學校的鴨蛋夠好吃了,高郵的咸鴨蛋該有多好吃呀。在集齊全國各地美食的散文集——《人間有味》中,他寫到過橋米線、汽鍋雞、干巴菌、牛肝菌、青頭菌、護國路白湯羊肉,玉溪街蒸菜,蔥油餅、鍋貼、片兒湯,火腿月餅、酥皮包子,玉麥粑粑,洋芋粑粑,摩登粑粑……一段段,一篇篇,看著總能叫我浮想聯翩,忍不住砸吧砸吧流口水,不禁又暗自感慨:《舌尖上的中國》也不過如此吧。
他走過祖國無數山川河流,除了工作采風以外,他還走到哪吃到哪。人家不光吃,人家還曬,以優美誘人的文字記述下來,寫成一篇篇文章,編成集子,叫我等讀來羨慕不已,這也是與我們的朋友圈深夜放“毒”的不同之處吧。
二、 曬玩的
汪曾祺說:“人得有點兒興趣愛好?!彼运谧髌分袝窳烁鞣N“玩”。他不僅多才多藝,而且每樣才藝都拿得出手。無論作詩、寫字、繪畫、唱戲,或者侍弄花草、喂喂鳥、逗逗貓,下面我們來欣賞幾幅汪先生的作品——真不愧是個多才多藝的人。汪曾祺一生經歷了無數苦難和挫折,受過各種不公正待遇,盡管如此,他始終保持平靜曠達的心態,并且創造了積極樂觀詩意的文學人生。賈平凹在一首詩中這樣評價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煉成老精?!边@是不是就是“神一樣的男人”?
同樣的作為教師的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在教書育人之余有一些自己的興趣愛好呢?當我們期盼的漫長的暑假或寒假來臨,我們該干些什么?這不就有了大把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嗎?多好的機會。暑假我一直有一個堅持練字的習慣,每天寫一張兩張,堅持在我的朋友圈曬一曬,不管字兒寫怎樣,每天堅持做一件事就覺得心里十分踏實,生活十分充實。
讀他的作品,仿佛使我們遠離了現代社會生活的喧囂和緊張,形成了向往寧靜、閑適、恬淡的心理定勢,去追求心靈的愉悅、凈化和升華。這才是最舒心的享受。
三、 曬回憶
回憶這個東西有時候很可怕,但無論什么事兒汪老先生生都能真切、平淡地描寫下來?!度碎g草木》寫了汪曾祺先生的很多“稀奇”往事,看到書中描寫兒時父親給他做燈籠、風箏,陪他一起玩的情景,我都替現在的孩子們羨慕不已。如今,又有多少家長能真真正正靜下心來陪孩子愉快玩耍呢?
此外,他還記得好多老師上課的細節,他記得誰愛穿什么衣服,誰有什么習慣,他寫那些文章的時候很多老師都已不在世了。但悲傷不是他文章的主旋律,懷念及贊譽才是要點。他懷念住過的正堂屋、上堂屋下堂屋、懷念有花園有土山的大宅子,懷念隨祖父學《論語》習毛筆字,懷念蹲在院子里看祖母做醬腌菜,懷念幫父親磨墨拉紙看他畫畫,懷念在花開時走進花園爬上樹為表姐姨媽摘幾枝最好看的臘梅,更懷念聽聞一多、沈從文、金岳霖先生的課。
最后,最重要的我們還是要說說他的小說,汪曾祺自己說:“我不善于講故事,也不喜歡太像小說的小說,即故事性很強的小說。故事性太強了,我覺得就不太真實了?!币虼?,我說他的小說更多地接近于生活的原貌,有著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當然,說到小說,我們不得不提他的名作《大淖記事》《受戒》,《大淖記事》中有這么一個細節,我非常感動:十一子被打得死過去,巧云喂他尿堿湯時“不知道為什么,她自己也嘗了一口?!边@個細節很感人,生動有力地寫出了巧云對十一子真摯、相濡以沫的情愛,雖無什么細致的文字,卻已寫出了巧云內心豐富的情感?!妒芙洹分忻骱Ec小英子一起劃船回家在花蕩里的對話(出示對話),都是簡短得不能再簡短,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但卻真正聞其聲如見其人,十分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小英子言語有任性、天真,明海則是憨厚、溫順。這么清新淡雅的情節,讓我不禁感嘆:年輕真好!當然我們這些天天與孩子打交道的老師雖然我們的年齡在增長,但是我們的心卻是永遠年輕的!
汪曾祺盡情的享受生活,過著他的汪氏小日子。若說汪曾祺他實在不太像一個文學大家,他愛吃,愛玩,偶爾還有點讀書人的小脾氣,端著一點小嘚瑟,但是他卻從來不擺架子,是個實在太有人間煙火氣兒的人,他的文章里時常飽含著對這個世界和瑣碎生活的熱愛??v使七十多年人生浮浮沉沉,說他沒點文學家的骨氣,也還是不懂一個文人的,他曾在江青手下做事。整理文件、編寫沙家浜,換得十年安心寫作,有些人梗著脖子不愿低頭,投得那冰涼的江水之中,倒也瀟灑,但最最難得是——生活,是他最愛的人間煙火氣兒!
誰動了我的奶酪
各位同事們大家好!我是五年級的楊秀芬,今天我分享的題目是《誰動了我的奶酪》。這本書中講述兩只小老鼠和兩個小矮人在迷宮里尋找奶酪的故事,起初,他們找到了一座奶酪山并且都吃的很開心,但是有一天這座奶酪山不見了,從而引出了他們的不同的作為。
其實故事中的“奶酪”寓指我們的工作、我們的財富、我們的幸福、我們的夢想、我們的愛情、我們的學識、或者僅僅是我們的一份心情;“迷宮”代表我們花時間尋求的東西所在的地方,它可以是我們效力的單位,我們生活的社區,亦或是我們生活中得某種人際關系。
可是在飛速變化的現實社會,我們往往很難找到稱心的“奶酪”。
面對變化,你可以抱怨;
面對變化,你可以更加浮躁;
面對變化,你也可以一直等待;
面對變化,你還能否思考?
是誰改變了他們究竟是誰動了我們的“奶酪”。
故事就這樣開始了!故事中虛構的四個角色:老鼠嗅嗅和匆匆、小矮人哼哼和唧唧,其實正反映了我們多面的人性,即我們簡單的一面和復雜的一面。大腦簡單,有很好的直覺的嗅嗅和匆匆;靠腦袋行事,充滿信念和情感的哼哼和唧唧。他們各自穿上運動服和慢跑鞋,離開他們的小房子,跑進迷宮尋找他們各自鐘愛的奶酪。嗅嗅和匆匆總是用簡單低效的反復嘗試的辦法找奶酪,一條走廊 、一條走廊的尋找,如果沒有找到奶酪,那就返回去另一條走廊尋找奶酪。一直循環往復 直到找到他們的奶酪,而且沒有奶酪的走廊他們都會記住 。然而,哼哼和唧唧運用他們思考的能力,從過去的經驗中學習 一套復雜的尋找奶酪的方法。
小老鼠和小矮人們都以他們各自的方式不懈地追尋著他們想要得到的東西 ,終于有一天,他們到達了奶酪C站,對他們來說擁有奶酪就是擁有幸福,此時此刻的他們面對這么多的奶酪卻有了不同的做法,嗅嗅和匆匆將跑鞋掛在脖子上,隨時準備變化時用;哼哼和唧唧卻把衣服、鞋子甩掉,很愜意,認為奶酪就是自己的了。嗅嗅和匆匆每天都會看看奶酪C站與前一天有什么不同;哼哼和唧唧面對成功,妄自尊大,安逸的生活中未發現絲毫變化。一種東西對你來說越重要你就越想擁有它,就如奶酪對你越重要你就越想擁有它,然而有一天,奶酪不見了,嗅嗅和匆匆早有思想準備,頭也沒回去尋找新的奶酪;哼哼和唧唧由于毫無準備,很驚詫、暴怒的大聲喊叫“誰動了我的奶酪”?失去奶酪后,嗅嗅與哼哼用簡單的方式尋到了最大的奶酪倉庫;哼哼和唧唧仍然在憤怒、煩躁、饑餓、痛苦與挫折中煎熬并互相指責。嗅嗅和匆匆每天在迷宮里尋找新的奶酪,到達了不同的奶酪站,嘗到了各種新的奶酪;哼哼和唧唧還是每天去奶酪C站,研究為什么奶酪會消失,認為奶酪只是被人藏起來了,焦慮地等待情況變好,情況卻越來越糟。
一段時間后,唧唧有點想明白了,他覺得:有時候,事情發生了改變,就再也變不回原來的樣子了。這就是生活!生活在變化,日子在往前走,我們也應該隨之改變,而不是在原地躑躅不前 ;而哼哼依然認為到外面去很危險,而且他對這里很熟悉,很舒服,等著別人把奶酪送回來。唧唧開始行動,他覺得現在已經到了去尋找新奶酪的時候,不要再想那些早不存在的奶酪了,唧唧看見自己面帶微笑地在迷宮中探險——他終于克服了再次進入迷宮的恐懼,不畏困難,滿懷信心地尋找奶酪!他先在自己的腦中描繪他最信賴的、最有真實感的圖畫——他在尋找和品嘗新的奶酪;這時的哼哼仍在困境中幻想和抱怨。唧唧后悔自己為什么沒有早點行動起來,跟著奶酪移動呢?他不斷地說服自己,離開奶酪C站,在迷宮中尋找新的奶酪,克服各種心理障礙和外部困難,到達奶酪N站,遇到嗅嗅和匆匆 ,并不斷在奶酪墻上給哼哼留言,希望他能改變現狀。奶酪墻上的話是唧唧從認識變化、認可現狀、到身體力行改變的思辨過程。
奶酪墻上的話:
1、如果你不改變,你就會被淘汰
2、如果你無所畏懼,你會怎樣做呢?
3、經常聞一聞你的奶酪,你就會知道,它什么時候開始變質
4、朝新的方向前進,你會發現新的奶酪
5、當你超越了自己的恐懼時,你就會感到輕松自在
6、在我發現奶酪之前,想象我正在享受奶酪,這會幫我找到新的奶酪。
7、越早放棄舊的奶酪,你就會越早發現新的奶酪
8、在迷宮中搜尋比停留在沒有奶酪的地方更安全
9、陳舊的觀念不會幫助你找到新的奶酪
10、當你發現你會找到新的奶酪,并且能夠享用它時,你就會改變你的路線
11、盡早注意細小的變化,這將有助于你適應即將來臨的更大的變化。
聽完這個故事的你覺得,你是敏銳的嗅嗅,行動迅速的匆匆,還是勇于改變的唧唧,抑或是逃避現實,拒絕變化的哼哼,相信大家自有定數,放棄該放棄的,追求該追求的!
一個小小的故事引發的思考,誰動了我的奶酪?是我們生存的社會、生長的環境,還是我們自己?奶酪消失了,我們怎么辦?或怨天尤人,坐以待斃;或痛定思痛,奮起直追;或先知先覺,闊步向前。他們不同的態度值得我們去思考。
不變是相對的,變化是絕對的,世界在變化中走向有序,人生因變化而豐富多彩,時刻把跑鞋掛在脖子上,隨時迎接不斷變化的挑戰。就像我們在教學中一樣,每天的課堂都是變化的,我們要隨著學生課堂生成的變化而改變課堂設計的細節,這也正體現了課堂生成的美麗。我們要用平和的心態去接受所有的幸福和痛苦,勇敢地走入“迷宮”深處,不斷尋找新的奶酪!
“奶酪”每天都在變化,這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承認這個事實,我們就要找到辯證分析問題的立足點。而這只是一種意識,“奶酪”的獲取更需要的是行動。
面對行動,我們不能困惑,不能固步自封,或是停停走走,應該有一種堅定的信心去沖破心靈的阻力,克服不健康的心理,尋求到新的“奶酪”。
隨著奶酪的變化,并享受著變化,結局,或許是新的開始!
最后借用書上的一段話與大家分享:
再完美的計劃也時常遭遇不測,
生活并不是筆直通暢的走廊,
讓我們輕松自在地在其中旅行,
生活是一座迷宮,
我們必須從中找到自己的出路,
我們時常陷入迷茫,
在死胡同中搜尋,
但如果我們始終深信不疑,
有一扇門就會向我們打開,
它或許不是我們曾經想到的那一扇門,
但我們最終將會發現,
它是一扇有益之門。
希望聽完這個故事的你能有所啟發,感謝您的聆聽!

桐華《長相思》有感
《長相思》是桐華小說中《曾許諾》的續寫,本來先看的長相思,看過有些地方沒弄明白,再看曾許諾才發現原來長相思是曾許諾的續寫,帶著對阿珩的心疼及蚩尤磅礴大氣的愛,決定再看一遍長相思,本來以為自己不一定能有耐心看完,但沒想到第二遍的閱讀比第一遍更仔細更有感慨,特別是看到小六和璟的愛情故事,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小六救回被折磨的遍體鱗傷奄奄一息的葉十七,想到了自己,想到自己因為模樣的不停變換,以為是怪物而躲居深山,害怕不會說話而去和猴子、蛇喋喋不休,想到九尾狐把自己囚禁在籠里的日子,于是仔細小心的救治葉十七,不僅給予身體的細心照顧呵護,為了不讓葉十七難堪而進行心里疏導,從而讓葉十七心里有了希望。特別喜歡葉十七簡短而堅定的回答,不管小六說什么,葉十七都是“好”,只是去想辦法滿足小六的要求,從不過問為什么。
十七雖然很少說話,但在逃亡的過程,表達了自己對小六的喜愛之情。沒有像桐華其它小說一樣,看的人心里憋的難受。雖然相柳對小六的愛不比十七少,但我還是喜歡不管愛恨都能說出來的那種,網上不少人都喜歡相柳,覺得跟蚩尤很像,很霸氣的男人,但我還是喜歡溫文爾雅,凡事都幫小六打理好的十七。
小六回到俊帝身邊,小六變成了俊帝的女兒小夭,高辛國的大王姬,皇帝的外孫女,為了身份的匹配,十七也不得變回涂山暻。因為涂山暻有防風意映的婚約,他們約定要十五年,小夭心里不能住下別的男人,他們就像普通戀人一樣,暻時不時拿十五瓶梅花酒送給小夭以提醒她,小夭也會像個小女從一樣與暻賭氣,但暻傷心的同時依舊會明里暗里對小夭很好。
有很多人認為暻很軟弱,不會像相柳一樣強大能保護小夭,但暻在能力范圍 甚至超出能力范圍內對小夭無一絲保留的愛,真的很令人感動。暻把小夭當做自己的全部,他可以不要涂山族長的位置,他可以放棄涂山的龐大事業,只一心想著小夭,而且暻心胸寬廣,心細縝密,想事周到,凡事看的很通透,但給每個人都保留余地,這種性子真的非常難能可貴。當然我是個比較傳統的人,想如果暻和小夭以后的生活肯定是安全的,穩定的。雖然相柳的愛更轟轟烈烈,但畢竟相柳的第一任務是工共,不是小夭,且相柳的性格我認為還是有缺陷的,從長久生活來看,并不一定幸福。暻從小是在一個溫馨的家庭氛圍長大,性格肯定要更加平和,素養也高,處理問題不會極端。所以暻肯定是小夭的未來的不二選擇。還有一點,我覺得桐華是想讓小夭來彌補阿珩與蚩尤的缺憾。正因為蚩尤與阿珩的愛情轟轟烈烈,以至于最后兩人因為立場的不同而為敵,不得不戰死沙場。相柳與蚩尤的性格及立場都非常相似,作者不想再有第二個可憐的阿珩出現。而且小夭的前幾百年坎坷經歷與阿珩被保護的很好的童年相比,對選擇怎么的另一半陪自己渡過后半生的要求也是會不同的。阿珩可以轟轟烈烈的毫無畏懼的談一場戀愛,但小夭是想要一個安全的可以避風的港灣。所以小夭與暻的組合才是完美的,才是無憾的。
后來暻被意映和篌陷害,用意映懷孕來打擊小夭,不過在暻與小夭的共同努力下,拆除了他們的陰謀。在此過程中,小夭也學會了感情是需要兩個人共同的付出,而不是一個在冷眼旁觀,另一個人拼的死去活來。這點我覺得得學習,生活的道路不是一馬平川,需要相互的扶攜和包容、信任。
文章的最后,相柳又用心頭血救治了小夭,并且用自己的一條命解了他與小夭的情人蠱。這段是我為相柳覺得最感動了的一段,相柳知道共工時間不多了,他也會為了共工死在戰場上,最后切斷了一切與小夭的關系。情人蠱解除,教了小妖幾十年的箭,并為小夭制作世上最好的弓箭,用自己的血救了小夭兩次,并且救活了暻,讓小夭真正有力自保(有一技之長,射箭)、有人可依(救活了暻)、有處可去(就算天下沒有容身之地,相柳為小夭換血,小夭可自由自在在大海里暢游)。雖然很感動,但我還是希望小夭與暻在一起。
這部故事雖然是言情小說,但故事本身以《山經海紀》為基礎編寫,故事中人、神、妖極具當時的傳奇特點,從盤古開天,女媧造人,到神農炎帝遍嘗天下毒藥編寫《神農本草經》,到黃帝研究農作物的耕作,寫黃帝內外經,俊帝打鐵技術,到顓頊作為黑帝為后世的貢獻,用人們愛看的愛情故事為主線,串插很多歷史知識,從人性心理描述到每個人物特點栩栩如生,是一部難得的小說著作!